车内空气,潜藏危机

发布时间:2015-09-15 14:33     作者:admin     TAG:

        汽车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交通工具,正越来越多地占用着人们的时间,成为除居室和办公室之外人们依赖度最高的封闭性场所,因此有人称其为“第三封闭空间”。正因为居处时间增多、依赖性变强,人们对这一空间的宜居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有99.1%的消费者购车时会考虑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然而,与消费者的宜居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在售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状况普遍很差,由此引发的纠纷正日益增多。

  差到什么地步呢?中国科学院所属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曾做过一次调研,选取了50款市场上常见的车型,针对其车内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车内空气健康状况极不乐观,车内空气中所含的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比较平均超标30%;菌落总数与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1级参照对比平均超标77.65%。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进行的另外一项调查发现,在接受测试的1175辆汽车中,全部检测项目均达到标准的车辆仅为52辆,占已测总数的6.18%。而质检总局发布的2013年消费者有关汽车产品质量的投诉,新车车内空气质量是投诉的4大焦点问题之一。
 
  这些既令广大消费者担忧也让整个汽车行业难堪的数据,一方面说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在质量理念上忽视了车内空气污染这一“看不见的质量”,另一方面说明,国家在相关标准和管理上对汽车“看不见的质量”也存在一些短板。尽管2012年3月1日起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无标准、无监管的状态,但是由于该“指南”只是一个推荐性标准,没有强制约束力,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差不多就是一纸空文。
 
    不拿推荐性标准当回事,这在跨国车企那里表现得非常典型。比如,有的车企在投放到其他海外市场的车型上运用环保材料,而在投放到中国市场的车型上却随心所欲地使用不环保材料。而对待国内消费者的投诉,这些车企更表现出“反正没有法律管,爱咋咋地”的无赖态度。去年,京沪等地某跨国豪华汽车品牌的车主陆续集中投诉车中像“停在垃圾箱旁感觉”般的难闻臭味问题,随后的抽样测试结果显示,臭味之源或来自这些车辆采用沥青制造的阻尼片。但是,涉案的跨国汽车公司却对此不以为然,它们认为,既然中国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国家标准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要求,这就意味着是对其使用低档材料的默许。有论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貌似‘遵从’了游戏规则的厂家一举掌握了主动权,而相关部门和消费者反而陷入了被动无奈的尴尬境地。”
 
  车内空气污染这一“看不见的质量”管不好,还会造成另外一种尴尬。由于我国相关标准比较滞后,中国汽车企业在对外出口上常会吃一些哑巴亏。2012年8月,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因发现中国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两家企业出口到其市场的汽车发动机和排气管垫片中含有微量致癌物质石棉,违反了当地法律法规,要求中国企业停售相关问题车型,并召回作为零部件出售的垫片。这一“石棉门”事件虽并未让这两家国内车企遭受多大损失,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躺着中枪”的,因而它们多少也感觉很窝火——美国、日本和欧盟成员国等55个国家均早已禁止在汽车零部件中使用石棉材料,而我国只明令禁止使用制动器石棉衬片,对其他石棉制品却没有硬性规定。这种汽车行业标准的滞后甚至缺失,让不断走出去的中国汽车遭遇叵测,实在有些无奈。
 
  消费者承受健康损害,跨国车企玩双重标准,中国车企出口受阻,这些与车内空气污染相伴的问题,已经让“看不见的质量”变成事关民生和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大事,并将如何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件大事逼至议事日程上了。
  好消息是,据有关人士透露,环保部和标准委日前已经下达2014年标准修订计划,决定将现行的推荐性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为强制性标准。我们相信,新的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出台后,将可以从法律的更高层面有依据地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监管,增大了威慑力,从而有望更好地为广大车主的健康和合法权益保驾护航;同时,新标也会成为一把利剑,高悬于车企们的头顶,督促其看清责任,主动作为,研发使用环保材料,把“看不见的质量”搞好。
更多除甲醛资讯信息,敬请关注西安德专业除甲醛公司【http://www.devool.com】。

分享此文章: